以前象征光明,除了太阳,最常用的形象是灯,黑暗中的明灯几乎成了熟语。
个人认为黑暗中的明灯这个意象确实要比天上骄阳更具象征意味。有太阳必是白天,点灯总是夜上;白天无处不在的阳光,怎及黑暗里一灯如豆来得诗意,来得强烈,来得对比鲜明和强烈?记得苏联有篇叫《火光》的哲理短文,就是用黑暗中一点火光为意象,抒发所思所想,写得很亲切感人。
火,是人类最伟大的发现。没有火,夜晚将是无边的黑暗,充满深遂的神秘和恐惧,是火带来光,带来热,将黑暗被撕裂,点亮了希望和勇气。真不敢想象,若没有火,这个世界会是怎么样?爱迪生发明了电灯,世界从此五彩璀璨,现代人早已习惯了电灯,它的存在,仿佛和太阳一样理所当然,无数“不夜城” “不夜天”的存在,夜晚不过比白天黑些,不曾见过漆黑无边,深不见底,如亘古长存的黑暗,多般对夜晚对黑暗休会总不是那么深刻,也就不觉得黑暗有多么可怕,也不觉得灯有多么可亲。
新生代现在说黑暗中的明灯,感情深度肯定不能和老一辈比,甚至不过人云亦云。以前读书,看到二三十年代的人提到电灯,我非常惊诧:中国这么早就有了电灯?我们乡下,是七十年代末才拉了电灯,那时我才几岁,而之前,我们点的都是煤油灯,我们方言叫“火水灯”,根本没有电灯。所以,儿童的夜晚,总是灯昏夜黑月明。
为什么古人在诗词里这么爱写到月亮,动轧就是见月,望月,月下等等,这是环境决定的。古时无电灯,燃蜡烛,点油菜,灯焰如豆,极其朦胧。在样的环境下,只要是人,只要有目,是绝对不能忽略月亮的存在,因为月亮是世上最明最亮的存在,清辉如银,洒遍人间,无在不在,不光抬头见,低头也见---月光洒在窗台,门前,院中。那时的烛光、灯光,是绝对遮盖不了月光,只能越显月光的明亮皎洁。同理,古人常提到灯,也是因为灯有诗意,因为烛光朦胧,而朦胧产生美。现在,爱浪漫的人,还爱烛光夜餐,可是这种浪漫是刻意的追求,不是自然的。
在我们小时候,我们会觉得烛光浪漫吗?可能,浪漫有时还是有的,但一般情形下,多般不会。那时烛光(当含煤油灯)只是生活日常,不是为了营制什么浪漫。太阳下山了,天黑了,就需要点灯照明。可烛光灯光确实和电灯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,有什么不同,我有时也说不清,总觉得烛光给人的感觉更温暖更温情。那时,我不过几岁,应没有什么浪漫想法,而烛光的昏暗,也确实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,可现在回想起来,总觉得那时的夜晚,更能启人 想象,有种说不出的魅力。
如果说,青砖黑瓦,木椅瓷瓶,代表古老的中国,代表古老的中国文化及符号,我觉得不应少了烛光。现在,怀旧颇为流行,文化也在提倡,品味更成时尚,于是青砖古瓶,圈椅花窗,无不在尽力营制一种“中国味”,“文化味”,似乎总是少了点什么,我觉得就是少了桌上一个烛台或一盏油灯。曾有好茗者说,陶壶变成钢壶,木炭变成了煤气,总不似旧味。有时这是种挑剔,但有时,“味”就是一种氛围,文化到底是种什么味,说到底也不过是氛围,欠缺氛围便只存形骸。氛围味在慢和闲。
时代不同,有旧的消失有新的出现,也属正常,少一物多一物,不一定是重点,重点是氛围之变味。熟视无睹,麻木无觉,就是最常见的悲哀。
2016-10-29
微信扫码查看本文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