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州掠影

2016-06-02 21:11:04  阅读 883 次 评论 0 条



梅州有“客家之都”称号。其实,我对客家人也不算陌生,我们这里就有不少客家人。对客家人,我最深印象是他们的顽强。客家人,望文生义就知道不是本当人,是北方南迁的迁客,历史最早可能有二千年,最迟的也有好几百年,几百年就算是他乡也成故乡了,应一早入乡也随俗了吧,可是客家人依然保留着自己的丰鲜明民族特性,和当地依自成一体。第一就是语言,“宁卖祖宗田,不忘祖宗言”,到现在客家话还是他们的母语,一直没丢。和本地人说白话,两个客家人,就一定说客家话。以前,还不觉得怎样,如今大力推广普通话,广东话日渐式微,广东人快成了小数民族,广东话快成小数民族语,对客家人的坚持,就有说不出的敬佩。在我们这里,有“客家人反着来”的习语,意思就是说客家人的习俗和我们不同。最明显的,莫过于建筑,我们广府主要以三间二廊为主,进门是厨房,过天厅才是大厅。客家人的房子进门就是大厅,厨卧在大厅两边,一字排开。我是后来才知道,客家人最标致性的建筑是围龙屋,可能我们附近的客家人,多是穷苦人家,建不起那样大的屋子吧,或者是有我不知道,总之,我没见过。还有就是口味,广府以清淡鲜为主,而客家人却是以咸为主,这回我们到梅州,就饱尝咸之苦了。但这些,也只耳闻,详情如此也不甚了了。

梅州在广州东北面,距离五六百里,坐汽车走高速,也要五个小时候车程。七点出发,十二点才到梅州,吃了一顿大盆菜。大盆菜也是客家一绝,各种食材,放进一个大铁盆里,非常丰富,一蒸而熟,百味混杂,滋味丰富,风味独特。众所周知,现在似乎没有原汁原味的做法,所以现在的大盆菜,和以前肯定有差距,但毕竟还是大盆菜。有鸡有鸭还有虾,丰富得让我吓了一跳,以前也偶尔参加本地的散团(有些景点不通公车,只能参本地团),吃围餐,无非是七素八寡,素得油水也不多,能有几片肥肉,已算有鱼有肉了,哪曾见过这么丰盛的----这回我最满意就是食住,吃得好,住得不错—唯一让人皱眉就是咸。梅州最有名是梅菜扣肉。说到扣肉,我们广府也有一道名菜叫香芋扣肉,做法大致一样,主料都是五花腩,配料不同我们用香芋,客家人用梅菜。这香芋扣肉好吃,甘香异样,就是肥腻,不能多吃。原以为,这梅菜扣肉也差不多,一吃真是惊艳,远没香芋扣肉的肥腻,甘香却过之,越肥越甘香,且入口即化。确实是一绝,比我们的香芋扣肉要好,好在不腻。咸鸡也是一绝,其风味近似盐局鸡,,风味又稍有不同,我一时也说不上来,比盐局好吃,肉瓷实且不柴,咸而入味,咸香无比。咸鸡和扣肉,每餐必备,真是大快朵颐。对客家风味,我是真有体会。

吃过饭,就开始游览,第一站是5A景点,雁南飞茶场。粤北是丘岭地带,梅州多山,故多茶场。据说雁南飞是最有名一个,若论风景,还是5A,说真的,我觉得有点名不符实。说个题外话,现在的5A景点,也泛滥得很,5A遍地走,很多是南郭先生一流。说九寨是5A,自然不是问题,一个茶场就成5A,我不认同。虽说山不在高,可不高难为山,往往无限风光在险峰,说到底还是得高。这雁南飞茶场,我们没登到山顶,估计也就数百米而已,只能说是平常山岭。只是现代人,离远自然,心灵日芜,但凡有山有水,有树有林就以为是佳境。我们看到的茶场,不知只是局部还是全部,就我所见,极其有限,我在凤凰参加苗王寨,中途经过一个茶场,满山丘全是茶树,无一杂树,无边无际,非常壮观。这雁南飞茶场,茶田只是一小部分,更多是是森林---关于这点,我相信是为了游览,才重风景,这只是一个窗口而已,主要茶田应在别处----我以前很幼稚,一直以为茶树像龙眼荔枝一样高大,以为采茶,得爬梯子,上回在凤凰是第一次见到茶场,当然也是第一次见到茶树,见矮矮不过一米左右,大出意外。那次没想过要采茶,这次尝一回当采茶姑娘的滋味。我知道茶分春秋两季,现在是夏天,夏天并不采茶,茶田寂寂,走近才发现,茶叶上有许多有虫口,一个个小孔,但不见有虫子。正午日猛,我只采嫩芽,一芽一旗,偶有一芽两旗,好几分钟,所得不过盈掌。妻子笑骂,这么笨,才这么一点!

我不懂茶,不知雁南飞的茶树是哪种,在茶厅免费品茶确实很妙。茶厅临崖而建,正对青山幽谷,景色一览在目,心旷神怡,清风徐入,送来淡淡花香茶香,不是雅人,一杯在手,也陶然自乐。茶色似青若红,在绿茶和红茶之间,清新之味不逊色于绿茶,还有一种“茶油”香。茶,或不算顶好,但绝对新鲜,极有可能是今年的新茶,再加上是山泉之水,清冽甘滑,茶味自然更佳。一问价,一斤五百元,实非我能承受。品味是要资本,文雅更需钱币,奈何。一连三杯,午餐的饱腻顿消,如涤甘泉,心腹皆畅,神清气爽。对山品茗,如饮青山绿水。还想再品,导游却来促行。

下一站是千年古镇松口镇。导游一路在介绍松口昔日的繁华盛况。松口在梅江之畔,是韩江上游,沿江而下,即可出海。梅州地处偏远山区,昔时客家人寻求发展,不乎有三,读书,当兵和过番。读书自不用说,不光梅州是全中国,古代最主要的出路。当兵吃粮,也是一大出路,所以梅州当兵者众,其中叶剑英就是其中的表表者。叶帅是梅州人,梅州有素以为傲。在近代当兵往往和搞革命联系一起,又多得侨乡资助,梅州有当兵的传统,又是著名侨乡,确实也是革命之乡。过番就是出国谋生,沿梅江而下南洋,似乎梅州过番的唯一形式,所以以前梅江水道船只往来,非常繁华,而松口就是其中最主要的码头,鼎盛时期,码头四周泊满船只,数以百计,有出番船,有回乡船,有运货船,小小一个松口镇不光在梅州有名,在国内外也知名,竟有“松口不认州“,就是说以前侨乡寄东西回松口,只要写上”中国松口“便成,不用仔细写广东梅州松口镇,天下都知道是这个松口。梅州是内陆,别说松口,就算是梅州,就算是在广东,也算不上重要城市,重要地区,甚至次要也算不上,客家人的过番,却让松口无人不识,也是一奇。

 


千年古镇,我很自然就想到丽江,或者周庄一类的古镇,到了一看,大失所望,千年或许不假,只是这千年和绝大部历史悠久的地方一样,无迹可寻,空挂着千年的大帽子。现在松口古镇,就是指临江那条老街,全是二三十年代的建筑,多是骑楼,十室三空,因屡屡水浸,多成险楼。那个旧时有名的码头,现在看来,也不过是像江边一段石级而已。正对码头,是一座小洋楼,昔日最豪华的大旅馆,看得出维修过,打出“松口昔日记忆招牌”,参观费竟要二十元。码头有一个历年水灾水位表,最高竟有二屋楼高,无法想象,岂不是全镇被淹?这是古镇么,勉强只能说是旧镇或老镇了。也实在没什么可见的,除非是对梅州的历史,有着极深的研究精神,只是现在这个样子,也实在挖掘不出多少历史呀。这么短一条老街,竟有三家古老的发屋,是最古老那种。还有就是到外有卖的特产:企炉饼和仙人粄。仙人粄名字很奇怪,听名字想象不出是何物,其实就是凉粉,或者龟灵膏一类,黑乎乎的。

 


第二天的行程,就是到了两座庙,其中一个去了,才知道在维修,白走一趟。另一个,估计也是新修的,叫什么佛光寺,唯一的亮点,就是有一座滴水观音,坐落在数十米岩石上,要登数百级。岩近垂直,也颇有点气派,这岩不知是原始的,还是挖出来的?其余,实不足一道,寺里还在“装饰”,有的地方脚手架还在。最后一站,是参观了客家人博物观,算是对客家人来个最直观的接触。

 


这就是二天行程内容,说真的,我极其不满。庙,哪里没有,犯得着一天到两座庙?而且,选的都不知是什么庙,梅州最古最老的灵光寺,却不到。更离普是,梅州客家特色围龙屋,才是客家文化最直接最有特色的载体,竟然不曾一游。我不知道叶剑英有没有故居,不去也无妨,因为名人故居多无足观。可是围龙屋,怎能不去?在博物馆附近,就有围龙屋,我放弃博物客,私自去看,好大一座,正中大门上书“崇庆堂”,保存得还很好,大堂横梁还见有刻画,却成了大杂院,出租给不少人家,我们见有一小孩坐在一房门前,动也不动,还有一家传出狗声。隔几步就是东山书院,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年间,清末由著名诗人丘逢甲筹资重建,是很有特色的传统砖木结构,占地不大,却构建精巧。中轴是厅堂,两边是一间间小厢间,估计是教室,上下两层,最高是中央的魁星阁,三层。为什么不看这些,这些更体现梅州的人文历史。而且,这些都不收门票的,不比到那些新建小庙小寺好?我是百思不得其解。博物馆一带,就有许多旧建筑,完全可以到处看看,半天也不嫌多,安排一个小时,只看博馆物,对周边旧建筑视而不见,真是奇怪。

 


镇里有不少的围龙屋,南口镇有村多达三十多层,这些不都是极好的资源吗?是没有开发这些围龙屋,还是因为太远的原故?南口镇并不比松口镇远,甚至更近。还是因为较零碎而不方便?还是觉得这些没啥意义,怕客人没兴趣?还是出于其他考虑,而没有加入这些景点?我不得而知,只是觉得,这样的旅程,其实没多少梅州特色,雁南飞茶场,松口古镇,还有那些庙,别的地方不都是一样?偏偏梅州,客家人最有特色的围龙屋,却不曾一到,真有点舍本逐末。不是我对梅州和客家人有些了解,光就这次所见,我会觉得梅州没有地方特色,客家文化没有自己特点,这样的梅州一点都不吸引人。如果梅州想通过旅游,推广梅州,让更多人了解客家文化和历史,那么,这样的参观安排,可以说是非常失败。因为,它完全没有表现出梅州客家人的文化特色。

 


我不清楚,别的旅客的感受,对我来说,我和梅州擦肩而过。我唯一知道是,梅州盛产橘子,因为到外都可见橘子树。梅州橘子是良品,据说比沙田橘还要好。

2016-06-02



微信扫码查看本文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yangguangdream.com/?id=697
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小钟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发表评论


表情

还没有留言,还不快点抢沙发?